驗證內容:準確度、精密度(包括重復性、中間精密度和重現(xiàn)性)、專屬性、檢測限、定量限、線性、范圍和耐用性。
一、準確度: 是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至少用9次測定結果進行評價。
二、精密度: 是指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同一個均勻樣品,經(jīng)過多次取樣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接近程度。用偏差、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表示。
1、 重復性:相同條件下,一個分析人員測定所得結果的精密度稱為重復性。至少9次。
2、 中間精密度: 一個實驗室,不同時間不同分析人員用不同設備測定結果的精密度。
3、重現(xiàn)性:不同實驗室,不同分析人員測定結果的精密度。分析方法被法定標準采用應進行重現(xiàn)性試驗。
三、專屬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況下,采用的方法能準確測定出被測物的特性,用于復雜樣品分析時相互干擾的程度。鑒別反應、雜質檢查、含量測定方法,圴應考察專屬性。
四、檢測限:指試樣中被測物能被檢測出的最低量,無須定量。用百分數(shù)、ppm或ppb表示。
五、定量限:指樣品中被測物能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測定結果應具一定的精密度和準確度。
六、線性:系指在設計的范圍內,測試結果與試樣中被測物濃度直接呈正比關系的程度。
七、范圍:能達到一定的精密度、準確度和線性的條件下,測試方法適用的高低限濃度或量的區(qū)間。
八、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測定條件稍有變動時,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
方法驗證內容如下。
一、準確度
準確度系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準確度應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測試。
1.含量測定方法的準確度
原料藥可用已知純度的對照品或樣品進行測定,或用本法所得結果與已知準確度的另一個方法測定的結果進行比較。
制劑可用含已知量被測物的各組分混合物進行測定。如不能得到制劑的全部組分,可向制劑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測物進行測定,或用本法所得結果與已知準確度的另一個方法測定結果進行比較。
如該分析方法已經(jīng)測試并求出了精密度、線性和專屬性,在準確度也可推算出來的情況下,這一項可不必再做。
2.雜質定量測定的準確度
可向原料藥或制劑中加入已知量雜質進行測定。如不能得到雜質或降解產(chǎn)物,可用本法測定結果與另一成熟的方法進行比較,如藥典標準方法或經(jīng)過驗證的方法。在不能測得雜質或降解產(chǎn)物的響應因子或對原料藥的相對響應因子情況下,可用原料藥的響應因子。應明確表明單個雜質和雜質總量相當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面積比(%)。
3.數(shù)據(jù)要求
在規(guī)定范圍內,至少用9個測定結果進行評價,例如,設計3個不同濃度,每個濃度各分別制備3份供試品溶液,進行測定。應報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測定結果平均值與真實值之差及其相對標準偏差或可信限。
?。ㄒ庖?:是否對所設定的濃度范圍作出要求,如:該方法用于藥品的含量測定,回收率試驗的樣品濃度應設定于含量100%的±20%之間;用于溶出(釋放)曲線考察時,回收率試驗的樣品濃度應設定于全曲線范圍的上、中、下部位。)
二、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規(guī)定的測試條件下,同一個均勻樣品,經(jīng)多次取樣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表示。
在相同條件下,由一個分析人員測定所得結果的精密度稱為重復性;在同一個實驗室,不同時間由不同分析人員用不同設備測定結果之間的精密度,稱為中間精密度;在不同實驗室由不同分析人員測定結果之間的精密度,稱為重現(xiàn)性。
含量測定和雜質的定量測定應考慮方法的精密度。
1.重復性
在規(guī)定范圍內,至少用9個測定結果進行評價,例如,設計3個不同濃度,每個濃度各分別制備3份供試溶液,進行測定?;?00%的濃度水平,用至少測定6次的結果進行評價。
2.中間精密度
為考察隨機變動因素對精密度的影響,應設計方案進行中間精密度試驗。變動因素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員、不同設備。
3.重現(xiàn)性
當分析方法將被法定標準采用,應進行重現(xiàn)性試驗,例如,建立藥典分析方法時通過協(xié)同檢驗得出重現(xiàn)性結果。協(xié)同檢驗的目的、過程和重現(xiàn)性結果均應記載在起草說明中。應注意重現(xiàn)性試驗用的樣品本身的質量均勻性和貯存運輸中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以免影響重現(xiàn)性結果。
4.數(shù)據(jù)要求
均應報告標準偏差、相對標準偏差和可信限。
三、專屬性
專屬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雜質、降解產(chǎn)物、輔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確測定出被測物的特性。鑒別反應、雜質檢查、含量測定方法均應考察其專屬性。如方法不夠專屬,應采用多個方法予以補充。
1.鑒別反應
應能與可能共存的物質或結構相似化合物區(qū)分。不含被測成分的樣品,以及結構相似或組分中的有關化合物,應均呈負反應(不呈正反應?)。
2.含量測定和雜質測定
色譜法和其他分離方法,應附代表性圖譜,以說明方法的專屬性,并應標明諸成分在圖中的位置。色譜法中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在雜質可獲得的情況下,對于含量測定,試樣中可加入雜質或輔料,考察測定結果是否受干擾,并可與未加雜質或輔料的試樣比較測定結果。對于雜質測定也可向試樣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考察雜質能否得到分離。
在雜質或降解產(chǎn)物不能獲得的情況下,可將含有雜質或降解產(chǎn)物的試樣進行測定,與另一個經(jīng)驗證了的或藥典方法比較結果。用強光照射,高溫,高濕,酸、堿水解或氧化的方法進行加速破壞,以研究可能的降解產(chǎn)物和降解途徑。含量測定方法應比對二法的結果,雜質檢查應比對檢出的雜質個數(shù),必要時可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和質譜檢測,進行峰純度檢查。
四、檢測限
檢測限系指試樣中被測物能被檢測出的最低量。藥品的鑒別試驗和雜質檢查方法,均應通過測試確定方法的檢測限。常用的方法如下。
1.非儀器分析目視法
用已知濃度的被測物,試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
2.信噪比法
用于能顯示基線噪聲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濃度試樣測出的信號與空白樣品測出的信號進行比較,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為3∶1或2∶1時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檢測限。
3.數(shù)據(jù)要求
應附測試圖譜,說明測試過程和檢測限結果。
五、定量限
定量限系指樣品中被測物能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其測定結果應具一定準確度和精密度。雜質和降解產(chǎn)物用定量測定方法研究時,應確定方法的定量限。
常用信噪比法確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為10∶1時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定量限。
六、線性
線性系指在設計的范圍內,測試結果與試樣中被測物濃度直接呈正比關系的程度。
應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測定線性關系??捎靡毁A備液經(jīng)精密稀釋,或分別精密稱樣,制備一系列供試樣品的方法進行測定,至少制備5份供試樣品。以測得的響應信號作為被測物濃度的函數(shù)作圖,觀察是否呈線性,再用最小二乘法進行線性回歸。必要時,響應信號可經(jīng)數(shù)學轉換,再進行線性回歸計算。
數(shù)據(jù)要求:應列出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和線性圖。
(意見4:“線性”、“范圍”中,如測定方法用于溶出(釋放)曲線考察時,是否規(guī)定樣品濃度的范圍應涵蓋整條曲線。)
七、范圍
范圍系指能達到一定精密度、準確度和線性,測試方法適用的高低限濃度或量的區(qū)間。
范圍應根據(jù)分析方法的具體應用和線性、準確度、精密度結果和要求確定。原料藥和制劑含量測定,范圍應為測試濃度的80%~120%;制劑含量均勻度檢查,范圍應為測試濃度的70%~130%,根據(jù)劑型特點,如氣霧劑、噴霧劑,范圍可適當放寬;溶出度或釋放度中的溶出量測定,范圍應為限度的±20%,如規(guī)定了限度范圍,則應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雜質測定,研究時,范圍應根據(jù)初步實測,擬訂為規(guī)定限度的±20%。如果含量測定與雜質檢查同時進行,用百分歸一化法,則線性范圍應為雜質規(guī)定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或上限)的+20%。
八、耐用性
耐用性系指在測定條件有小的變動時,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為把方法用于常規(guī)檢驗提供依據(jù)。開始研究分析方法時就應考慮其耐用性。如果測試條件要求苛刻,則應在方法中寫明。典型的變動因素有:被測溶液的穩(wěn)定性,樣品的提取次數(shù)、時間等。液相色譜法中典型的變動因素有:流動相的組成和pH值,不同廠牌或不同批號的同類型色譜柱,柱溫,流速等。氣相色譜法變動因素有:不同廠牌或批號的色譜柱、固定相,不同類型的擔體,柱溫,進樣口和檢測器溫度等。
經(jīng)試驗,應說明小的變動能否通過設計的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以確保方法有效。
附表 檢驗項目和驗證內容
項目 鑒別 雜質測定 含量測定及溶出量測定
內容 定量 限度
準確度 - + - +
精密度 - - - +
重復性 - + - +
中間精密度- +① - +①
專屬性② + + + +
檢測限 - -③ + -
定量限 - + - -
線性 - + - +
范圍 - + - +
耐用性 + + + +
① 已有重現(xiàn)性驗證,不需驗證中間精密度。
② 如一種方法不夠專屬,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補充。
③ 視具體情況予以驗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方法驗證的具體內容
(一)準確度
準確度系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準確度應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測試。用于定量測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準確度驗證。
1.測定方法的準確度
可用已知純度的對照品做加樣回收測定,即于已知被測成分含量的供試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純度的被測成分對照品,依法測定。用實測值與供試品中含被測成分量之差,除以加入對照品量計算回收率。
回收率%=
式中:A為供試品所含被測成分量;
B為加入對照品量;
C為實測值。
在加樣回收試驗中,應注意對照品的加入量與供試品中被測成分含有量之和必須在標準曲線線性范圍之內;應注意加入對照品的時間(供試品預處理前);對照品的加入量要適當,過小則引起較大的相對誤差,過大則干擾成分相對減少,真實性差。
2.數(shù)據(jù)要求
在規(guī)定范圍內,取同一濃度的供試品,用6個測定結果進行評價;或設計3個不同濃度,每個濃度分別制備3份供試品溶液進行測定,用9個測定結果進行評價,一般中間濃度加入量與所取供試品含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應報告供試品取樣量、供試品中含有量、對照品加入量、測定結果和回收率(%)計算值,以及回收率(%)的相對標準偏差(RSD%)或可信限。
(二) 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規(guī)定的測試條件下,同一個均勻供試品,經(jīng)多次取樣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表示。
用于定量測定的分析方法均應考察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度包括重復性、中間精密度和重現(xiàn)性。
1.重復性
在相同操作條件下,由一個分析人員在較短的間隔時間內測定所得結果的精密度稱為重復性。
在規(guī)定范圍內,取同一濃度的供試品,用6個測定結果進行評價;或設計3個不同濃度,每個濃度各分別制備3份供試品溶液進行測定,用9個測定結果進行評價。
2.中間精密度
在同一個實驗室,不同時間由不同分析人員用不同設備測定結果之間的精密度,稱為中間精密度。
為考察隨機變動因素對精密度的影響,應進行中間精密度試驗。變動因素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員、不同設備等。
3.重現(xiàn)性
在不同實驗室由不同分析人員測定結果之間的精密度,稱為重現(xiàn)性。
當分析方法將被法定標準采用時,應進行重現(xiàn)性試驗。例如,建立獸藥典分析方法時應通過不同實驗室的復核檢驗得出重現(xiàn)性結果,復核檢驗的目的、過程、重現(xiàn)性結果均應記載在起草說明中。應注意重現(xiàn)性試驗用的樣品本身的質量均勻性和貯存運輸中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以免影響重現(xiàn)性結果。
4.數(shù)據(jù)要求
均應報告標準偏差、相對標準偏差或可信限。
(三)專屬性
1.意義與要求
專屬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確測定出藥材、飲片、藥材提取物或制劑中被測成分的特性。鑒別、限量檢查、含量測定等方法均應考察其專屬性。如方法不夠專屬,應采用其他方法予以補充。
2.鑒別試驗
鑒別應能與可能共存的物質或結構相似化合物區(qū)分。不含被測成分的供試品,以及結構相似或組分中的有關化合物,均不得干擾測定。顯微鑒別、色譜及光譜鑒別等應附相應的代表性圖像或圖譜。
3.含量測定和限量檢查
以不含被測成分的供試品(除去含待測成分藥材或不含待測成分的模擬復方)試驗說明方法的專屬性。色譜法和其他分析方法,應附代表性圖譜,并標明主成分在圖中的位置,以空白對照(除去含待測成分藥材或不含待測成分的模擬復方)試驗說明方法的專屬性。色譜法中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必要時可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和質譜檢測,對色譜峰進行定性檢查。
(四)檢測限
檢測限系指供試品中被測物能被檢測出的最低量。確定檢測限常用的方法如下。
1.直觀法
用一系列已知濃度的供試品進行分析,試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
可用于非儀器分析方法,也可用于儀器分析方法。
2.信噪比法
僅適用于能顯示基線噪音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濃度供試品測出的信號與空白樣品測出的信號進行比較,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為3∶1或2∶1時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檢測限。